【迎评促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聚焦“智能成型+绿色制造” 打造“卓越工程师”培养创新体系

发布时间:2025-04-23 发布者: 浏览次数:

从古代锻造工艺到现代精密成形,材料成型经历了漫长而辉煌的发展历程,其发展史不仅是技术进步的历史,更是人类对高效生产方式探索的缩影。起源于工业革命,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兴起,材料成型逐渐从手工操作向自动化、智能化迈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出现,控制工程的应用为材料成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标志着该领域进入了真正的“黄金时代”。如今,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技术科学,涉及冶金、机械、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

武汉科技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始于1953年武汉钢铁学院。1999年更名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获批湖北省品牌专业、“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国家卓越工程师”工作室和“湖北省先进钢铁材料短流程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业所依托的材料学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入选湖北省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历经六十余载发展,本专业已成为材料成型领域具有系统性和先进性的教学科研阵地,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构建了“智能成型+绿色制造”创新体系,培养了本/硕/博毕业生分别约为4000余人、500余人、20余人,为冶金及相关行业输送了一大批高层次、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以及一大批高级管理人员和专家学者,代表人物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新平、现湖南省副省长(前华菱集团董事长曹志强)、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王炯(前重庆市政协主席)、国家卓越工程师获得者丁文红等,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近年来,本专业形成了以精密成型和高端钢铁加工为主的教学科研特色,材料加工、冶金工程、计算科学等交叉融合的“材料+”学科布局。依托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及校企产学研合作实训基地等教科研平台,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化视野。出版了《材料成型的物理冶金学基础》、《轧制过程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现代材料成形新技术》、《材料成型设备》等材料成型系列高等学校规划教材,开发的“大型厚壁冷弯方矩形焊管生产关键技术”、“CSP基板冷轧薄板技术”、“基于薄板坯连铸连轧的中高碳热轧宽带钢关键制造技术”等多项突破性技术,为国家材料成型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专业还设立增材制造与智能成形研究方向,开发基于数字孪生的成型过程控制系统,面向国家双碳战略,推动专业向“智能成型+绿色制造”方向转型升级。在绿色短流程领域,首创高品质特殊钢先进短流程制造关键技术,为我国特钢产品的短周期、高效化生产保驾护航,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该技术还被推广应用于高品质工具钢、金属材料等,创造了热轧中高碳合金工具板带钢世界最薄纪录;薄板坯连铸连轧汽车用钢、平面流铸无取向硅钢短流程技术均取得重大突破,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在高端产品+智能制造,建成国内第一条厚带钢厚镀层连续热镀锌生产线,实现了厚带钢厚镀层连续热镀锌工艺关键技术和装备的国产化,集成创新的成套装备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并实现了中国厚带钢厚镀层连续热镀锌成套技术与装备的整机出口;研发的低成本高性能贝氏体钢,用于国家交通运输重轨和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正在经历新一轮的变革,新兴技术如工业4.0理念、数字化制造方法等进一步推动了成型领域的创新发展。展望未来,专业将始终践行“厚基础、重实践、强创新”的育人理念,构建贯通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与工程应用的完整创新链,在新时代智能制造浪潮中,继续发挥学科交叉优势,为制造强国建设输送更多卓越工程师。

下一条:【迎评促建】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传帮带锻师、一流课程强基、学赛教互促”培养新工科创新人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