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化学专业学生赴洛阳开展实习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04 发布者: 浏览次数:

2025年6月15日至20日,材料学部材料化学专业大三学生在材料化学系陈辉、何漩、李薇馨老师的精心组织下,赴洛阳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开展为期6天的实习实践活动。同学们走进格力电器(洛阳)有限公司、钠镁新能源科技(洛阳)有限公司、洛阳四季沐歌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行业标杆企业,通过实地参观、技术交流与岗位实践,深入了解了材料化学在新能源、智能制造、光电显示等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一、走进产业一线,触摸材料科技脉搏

在格力电器(洛阳)有限公司,同学们近距离观摩了空调核心零部件加工、零部件组装与智能化生产线,学习了钣金加工、注塑成型、焊接组装等工艺流程;钠镁新能源企业导师详细讲解了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突破,并带领大家参观电极涂布工艺车间,引发同学们对低成本储能技术的热烈讨论。洛阳丰联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的金属靶材生产线、氢沄新能源的氢燃料电池中膜电极、双极板、电堆模块及智能控制系统技术、龙海电子玻璃的高强度盖板玻璃熔制工艺等一系列尖端技术展示,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材料化学在“卡脖子”技术攻关中的核心作用。

 

二、互动促学,深化行业认知

实习期间,各企业技术负责人围绕行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标准等主题与师生展开交流座谈。四季沐歌太阳能团队分享了光热转换材料的最新应用案例,并指出“绿色材料研发能力”将成为未来就业竞争力关键。同学们积极提问,就材料寿命评估、工艺环保优化等问题与企业专家深入交流,从课本里的“相变储热材料”变成太阳能集热器里的核心部件,同学们对专业价值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洛阳丰联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监则强调:“靶材这个‘小’产品背后的‘大’学问,从高纯制备到应用评价,处处体现着材料化学的精密控制艺术。”让同学们对“产学研用”全链条创新有了更立体的认知。

在参观洛阳龙海电子玻璃有限公司时,同学们对超薄玻璃的发展历程及龙海玻璃是如何突破制造技术的“卡脖子”问题的故事兴趣盎然。在技术问答环节,同学们结合日常生活问题,就超薄玻璃、导电玻璃的提出了相关应用问题,技术人员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享了如何平衡玻璃导电性与透光率的矛盾、新型透明导电材料的发展趋势以及未来5年可能出现“多材料融合”解决方案,让同学们了解从实验室创新到产业化突破的关键技术难题,为未来同学们走向各种制造业可能面对的工作难题时提供一定的思考方向。

 

三、实践收获与展望

本次实习以“产-学-研”多维联动模式,帮助学生构建了完整的产业技术认知链条。通过对比不同企业的技术路线,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材料制备的共性规律,更学会了用行业视角审视科研方向。此次实习更是一次专业认知的升华。在洛阳这座工业名城,同学们既感受到了材料产业的深厚积淀,也触摸到了新材料研发的创新脉搏。同学们在实习心得分享中纷纷表示:“这次经历让我们跳出了课本的局限,看到了材料化学在解决国家'卡脖子'技术难题中的关键作用。”

作为材料化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本次生产实习实现了三个方面的突破:一是建立了“基础研究-工艺开发-产业应用”的完整认知链条;二是培养了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明确了个人发展与企业需求、国家战略的结合点。材料化学专业将继续秉持“知行合一”的理念,培养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新时代材料化学人才,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上一条:精金百炼 钢浇铁铸!学部召开一流学科建设务虚会 下一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生赴科研一线开展认识实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