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云圻来校为材料学部提供学科建设及“双一流”建设指导,并在青山校区碧园会堂作《分子/原子制造》主题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材料学部主任李享成教授主持。
报告会前,刘院士参观了材料学部的各项设施,对材料学部的研究环境有了直观的认识,并深入了解了材料学部的当前研究方向和最新发展动态。通过细致的考察与交流,刘院士对材料学部在科研领域的努力和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随后,在与材料化学系教师的座谈会上,刘院士建议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在选定长期深耕的研究领域之前,应思考三个关键问题:该领域是否具备原创性?是否具有引领性?是否有产业化的潜力?如果答案均为肯定,那么便可以大胆地在这个领域深入钻研,因为它很可能成为一个值得投入数十年心血的方向。此外,他指出材料科学作为一门极具发展潜力的学科,其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机遇和挑战。青年学者作为科研队伍中的生力军,应该勇于担当、敢于创新,不断在未知的科学领域中进行探索和实践。他鼓励大家要敢于拓展科学的边界,敢于挑战传统的认知,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去解决材料科学领域中的难题。
刘院士的报告指出原子、分子制造,以功能为导向,采用的是“自下而上”的方法,即从最基础的原子或分子开始构建,这样可以突破传统制造技术的极限,实现更精密、更复杂的制造。报告中他介绍了团队在石墨烯可控生长及其性能调控、金属有机框架(MOFs)和共轭有机框架(COFs)的设计合成以及二维材料基光电子器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这些研究成果在材料制备、器件性能提升和产业化应用等方面的进展。在互动交流环节,与会师生踊跃提问,气氛热烈。刘院士凭借自己丰富的科研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逐一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解答。这些问题可能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实验技术的多个层面,如“原子/分子制造”中的精确控制机制、新型材料的性能优化、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应用等。
报告会后,刘院士与校长倪红卫、材料学部主任李享成进行了座谈交流。校长倪红卫就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双一流”建设,全面阐述了创建背景、总体规划、成效及未来举措。刘云圻院士对此高度赞誉,肯定了我校在“双一流”建设中的显著成绩,并从学科方向、人才引育、团队建设、科研、平台建设、国际交流及校地合作七大维度,为我校“双一流”建设提供了宝贵指导。他强调,学科建设的核心在于人才竞争与体制机制创新,并勉励我们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做大做强,实现新的飞跃。
倪校长和李主任表示,将充分消化吸收刘院士的指导意见,继续扎实推进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双一流”建设工作。
此次刘院士的到访,为材料学部师生带来了宝贵的学术资源,也为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指引了新的方向。
【院士简介】
刘云圻,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教授。主要从事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光电子器件中的应用。发表SCI论文800余篇,他人引用6万余次,h因子大于120,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80余项,出版专著两部及17章节。2007年、2016年和2019年分别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各1项,2017年和2022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各一项。十一次获中国科学院北京市优秀导师奖。2014年起连续入选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目录。曾为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重大科学前沿领域第四届专家咨询组副组长,先后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了中科院先导B专项,基金委重大项目以及区域联合创新项目等。现为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功能分子材料与器件分会主席。担任ACS Materials Leter、Nanoscale、SmartMat、Wearable Electronics、Scientific Reports、Flexible Printed Electronics等期刊的编委/顾问委员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