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学部
学院首页
学部概况
学部介绍
学科专业
组织机构
现任领导
师资队伍
高层次人才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金属材料工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材料化学
博士后流动站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留学生培养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学团工作
学团动态
奖贷助勤
学子风采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文件制度
理论学习
校友联系
校友风采
毕业合影
资源中心
English
Overview
Majors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12
2025-05
学术报告2508期:近服役下金属结构组织演化与调控研究
报告题目:近服役下金属结构组织演化与调控研究报 告 人:王磊 教授报告时间:2025年5月15日(周四)下午14:30~16:30报告地点:青山校区 主楼0102报告摘要:在航空、能源、核电、海洋工程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金属结构材料长期处于高温、高压、交变载荷、腐蚀介质等极端环境,微观组织(如晶粒、位错、析出相、相变等)会动态演化,导致性能退化甚至失效。而金属材料的性能与其微观组织结构密切相关。因此,研究金属材料结构微观组织演化并对其实现调控,...
09
2025-05
学术报告2507期:新型吸波材料的设计与电磁参数调控
报告题目:新型吸波材料的设计与电磁参数调控报 告 人:罗驹华 教授报告时间:2025年5月9日 下午15:00报告地点:教六楼6560报告厅主办单位:材料学部、先进耐火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报告简介: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电磁污染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在军事领域,隐身技术也常用于新武器的进攻和防护测试。兼具轻质、宽频、强吸收特征的高性能电磁波吸收材料备受重视。课题组采用便捷的制备方法,利用异构界面的偏振效应,...
16
2025-04
学术报告2506期: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微观机制
报告题目: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微观机制报 告 人:车仁超 教授 复旦大学报告时间:2025年4月22日 9:30-11:30报告地点:青山校区碧园会堂主办单位:材料学部、先进耐火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报告摘要: 近年来,5G/6G高频通讯、无线互联、毫米波、电磁防护、隐身伪装等领域快速发展,对高性能电磁波吸收材料的需求日益迫切。自1997年以来,本团队连续研究磁性吸波材料与物理机制,提出若干增强磁性金属高频性能的新机制,包括:纳米化、粗糙化、...
16
2025-04
学术报告2505期:创新生态的全球博弈:荷兰、美国与以色列的启示
报告题目:创新生态的全球博弈:荷兰、美国与以色列的启示报告人:苏光明 教授时间:2025年4月17日15:30地点:青山校区教六楼6306邀请单位:先进耐火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武汉);湖北中奥(欧)科技与教育创新中心报告摘要:本次报告主要从国际科技创新形势、荷兰创新经验与启示以及我国科技人才工作三个方面来进行分享。首先,从世界科学中心迁移、国际人才流动趋势、中美人力资源对比、主要国家科技领军企业比较、主要国家科技人才政策、...
02
2025-04
学术报告2504期:高分子水凝胶仿生智能材料
30
2025-03
学术报告2503期:人工智能技术浅析
16
2025-01
学术报告2502期: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设计
报告题目:镁电池关键电极材料的探索报 告 人:安琴友报告时间:2025年1月17日(周五)15:30-17:30报告地点:青山校区钢铁楼1001报告摘要:可充镁电池因为较高的理论容量和固有的安全性,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能源存储器件。然而,镁电池的实际发展受到镁离子在正极材料晶体结构中缓慢扩散动力学的限制。本团队针对镁电池正极材料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围绕材料的可控合成、晶体结构优化、储能机理揭示形成了持续性的科学思想。...
16
2025-01
学术报告2502期:镁电池关键电极材料的探索
报告题目:镁电池关键电极材料的探索报 告 人:安琴友报告时间:2025年1月17日(周五)15:30-17:30报告地点:青山校区钢铁楼1001报告摘要:可充镁电池因为较高的理论容量和固有的安全性,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能源存储器件。然而,镁电池的实际发展受到镁离子在正极材料晶体结构中缓慢扩散动力学的限制。本团队针对镁电池正极材料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围绕材料的可控合成、晶体结构优化、储能机理揭示形成了持续性的科学思想。...
09
2025-01
学术报告2501期:原子/分子制造
报告题目:原子/分子制造报 告 人:刘云圻 院士报告时间:2025年1月11日(星期六)16:00报告地点:青山校区碧园会堂 报告人简介:刘云圻,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教授。主要从事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光电子器件中的应用。发表SCI论文800余篇,他人引用6万余次,h因子大于120,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80余项,出版专著两部及17章节。2007年、2016年和2019年分别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各1项,...
共9条
首页
上页
1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