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竣:在材料学科研路上奋力前行

发布时间:2022-07-04 发布者: 浏览次数:

邹竣,我校材料与冶金学院研究生。他的论文曾被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所采用,另有一篇文章正在投稿中。在研究生学习期间,他勤奋刻苦并获得材料化学系专业排名第一好成绩。求真务实是他科研之路的“法宝”。

近日,邹竣凭借优异的成绩和科研成果,成功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评审,将于九月份远赴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读博深造。

拥有一颗学好材料学的决心

邹竣在大二时就坚定了要一直学习深造材料学的决心。从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材料,到军工行业的高新材料,材料化学系的赵雷老师带着幽默风趣的武汉话推开了材料学的大门。通过这一学期的材料学概论课,邹竣认识到学习材料并不一定是毕业即进厂,也可以是为国之发展助力的途径。

研究生时邹竣如愿成为赵雷教授的学生,他的研究课题是水伏材料。这是一个有关绿色能源的研究,国内高校中研究相关领域的人少之又少。赵雷在他设计研究方案的过程中提供了许多帮助,也经常指导他做实验。

邹竣经常八点前就进了实验室,有时做完上午的实验可能顾不上吃午饭就要开始下午的实验,直到十点以后才离开实验室。“一天做下来人都是晕乎乎的。”邹竣感叹道,“有时候晚上我会去江边散散步,江风一吹脑子都会清醒很多,回去早点睡第二天就又有干劲了。”周末空闲时邹竣还会去健身房和跆拳道馆锻炼,“科研是一场持久战,身心都需要经受考验。”他说道。

2021年7月,当论文正式发表出来时,邹竣才觉得缓了一口气。两年的努力和坚持得到了认可,他感到十分高兴。“做这方面研究的人很少,我的文章能够成功发表,我感到了莫大的认可。”邹竣说道。

困难重重也要无畏前行

2020年疫情期间,邹竣的家乡孝感因为离武汉非常近,所以务工返乡人员很多,相应的防疫工作也比较重。受父亲主动挺身而出的影响,以及自己党员身份的认识,邹竣自愿加入防疫工作小队,负责统计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信息。手机24小时开机,打电话随叫随到,邹竣想尽自己的力量为村委会进行后续防疫工作争取更多的时间。回想那段经历时他说道:“面对危险我也会感到害怕,但我是党员。我必须抓紧时间做好统计,这样才能减小村民感染的机率。”

与此同时经受考验的还有邹竣的研究进度。没有办法接触到仪器设备,他只能网上下载一些模拟软件,进行仿真实验。“八个月没有回来做实验,当时觉得毕业都困难了,返校后只想每天都泡在实验室里拼命做实验。”邹竣回忆道。

做水伏材料研究的过程中,邹竣一路上遇到过很多大大小小的困难。实验所需的基础材料小木块就是他的第一道难关。松木虽然不难找,但怎么把每一块样品都制成同样形状大小的四四方方的薄木块,碳化后又如何保持原来的形貌,木块形貌的一次次改变亦是对邹竣的一次次考验。

他尝试了学校的切割机无果后,在导师的帮助下联系了多家木材加工厂,并最终做出了相对满意的木块。锯木头需要半天,碳化需要一天,测一次数据需要盯着实验仪器五个小时等等,一次实验流程下来需要一个星期。

但0.3厘米厚的木块,在实验过程中极容易碎。实验室里有一箱小木块,都是邹竣做成功的实验样品,而失败的样品远远多于成功的。他的朋友曾开玩笑地说道:“你做实验的木块比我们吃烧烤用的还要多很多。”

想为材料行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从碳材料跨越到激光,挑战很大,但邹竣的决心更大。飞秒激光对微电子器件的制备有很大影响,并且可以应用于芯片等存储器件。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的飞秒激光刻蚀研究在世界达到领先水平。“我想借此留学的机会去学习技术,回国后能为我们国家的芯片工业做出自己的贡献。”邹竣说道。

邹竣在查阅学习了飞秒激光相关材料后,制定了一套详细的研究计划,并安排好每一阶段研究的时间节点。为了准备评审面试,每天早上他都会叫上室友和师弟去教六楼的顶楼练口语,为全英文对话做准备。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邹竣详细可行的实验方案得到了评审专家的认可。

“希望自己能够学习到最先进的技术,回国后能为中国在激光刻蚀领域出一份力,尽一份心。”这是邹竣对未来的自己的期望。

材冶学院党委副书记林莉评价:“邹竣是一个严于律己、踏实认真的学生,他对待科研的热情和求真务实的精神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映像。在疫情期间,他主动报名参加村里的防疫工作;在课题组内,是勤奋刻苦的好学生,也是深受喜爱的好师兄,是值得大家学习的新时代研究生党员榜样。”

上一条: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严立新一行来访 下一条:欢迎报考武汉科技大学

关闭